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河南 河南坠子

郑玉荣 / 冯国营 2020-10-30发行
《中国音乐地图》之听见系列缘起


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,我们得到了许多,也失去了许多。得到了经济发展、科技、便捷带来的福利,也失去了那些极其珍贵的原本不该失去的,比如母语,比如传统文化、传统音乐。那些妈妈教给我们的,奶奶、外婆教给我们的母语,以及一首首世代相传的古老的歌谣。
这些母语和歌谣有着家族的民族的深刻记忆,曾世世代代相传,直到传到我们手里。被时代遗忘,被我们遗弃,冷漠的任其消失,以过时没有流量的名义淘汰,无论曾经历千年、百年,多少风雨,即将遗失在我们手里。
我们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民族到底是贡献还是犯下过错,有多少遗憾缺失?需要从行动中解答。我想,从我做起,以一个普通音乐人的力量,以每个人的力量,将会汇集成河流,流入大海,让这些古老的语言和歌谣得以传承,直到生生不息!


叶云川 .瑞鸣音乐制作人
2020年8月16日


中国音乐地图
用音乐找回民族的记忆,从母语中寻找生命的缘起

音乐,可以说是人类最初的母语。它先于语言而生,诞生于最天然的心跳、身体运动的节律、胸腔与喉管的震动、原始的情感和万物之间流淌的声音。一个民族可能没有文字,但绝不会没有音乐,而它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与风貌的最忠实的记载与反映,如一条鲜活血脉,源源不断输送着一个民族扎根所在的那片地层与地域的养分,和难以言状的印记。
在漫长的岁月里,我们失落了太多的记忆,然而从未有哪个时代,我们遗失得像今天这样迅速和难以挽回。可是当那些被一代代传唱、甚至历经千百年不衰的乐曲歌谣响起,一应模糊难辨、遥远难追的习俗传统、风土人情、文化面孔乃至自然风貌,便被重新唤醒,变得鲜活而清晰。这些歌谣,在今天面临岌岌可危的失传境况。因而瑞鸣对这些音乐进行采风式的收集、整理并录制,以国际级制作要求和水准,到当地民族文化之中广泛采撷、拾取那些最原汁原味、也最弥足珍贵的声音,来唤起亲切的民族记忆,并藉由音乐重连那与自然、与生命的脐带。

一种音乐地理的表达探索
地图所对标的风貌,旋律所触达的基石

对于中国音乐来说,五千年文化,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,五十六个民族,数百种民族乐器,近千种戏曲剧种,构成了太过庞大而丰富的音乐体系,想要领略中国音乐的全貌,或找寻进入这个音乐世界的门径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在经历16年民族音乐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探索后,瑞鸣音乐发起“中国音乐地图”计划,并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。用地图的方式,对中国音乐整体尝试进行一种系统性的整理和表达,令本土也令国际上的每个人,能在地图索引中畅游中国音乐时空,藉由一首首乐曲,叩启地域风情,并被音乐引领着,溯洄于久远的历史河床,更容易也更立体地感受这浩瀚又神秘的音乐世界。
源于梦想和执着。2019年,瑞鸣团队在制作人、音乐总监叶云川的带领下,在录音大师李大康老师的指导下,走过全国十余省,在各地寻找到音乐厅、剧院等场地,运用世界级录音设备,以极高采样频率,录制下每个民间音乐人细微情感、呼吸和演奏演唱时的心跳,每一次瞬间的感动。本次实地录制历时近90天,参与采录的民间音乐人约580人,参与录制的演奏者中,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诸如罗凤学、张顺英、边巴扎西等,亦有常年巡回世界演出的民乐艺术家赵家珍、郭雅志等。涵盖汉族、蒙古族、藏族、维吾尔族、哈萨克族、壮族、白族、彝族、朝鲜族等近40个民族,精心录制音乐1036首,涉猎西安鼓乐、江南丝竹、智化寺京音乐等百余流派的精选民族音乐曲目,包含传统音乐名曲诸如《昭君出塞》《出水莲》《高山流水》等曲目,也有如《格萨尔王传》《江格尔》《玛纳斯》等少数民族音乐史诗。体裁涉及少数民族宫廷音乐、山歌、牧歌、渔歌、劳动号子、戏曲、说唱、器乐独奏合奏等多种形式;使用传统乐器多达213种,采集文字资料近30万字。

大者见大,微者见微

瑞鸣音乐17年历程,试图以微薄之力,在一步一个脚印的采风中重绘华夏音乐版图。这既是一桩很宏观的事,承载的不止是广袤的土地,它有波澜壮阔的民族记忆,大开大阖的历史时空,乃至风姿百态的不尽河山……然而它同时又非常幽微和细密,音乐能带领我们抵达多么细节而层次丰富的体验?一个地域的气候、地貌、自然物宜,一个民族的性情、风俗和古老的信仰传说,一个个体的情感、故事与生活场景……它们都在音乐中自然流淌,对有心人娓娓诉说着。
而就这个音乐项目本身而言,它同样是当下的又是历史的,是宏大的又是细微的。我们用当代世界最前沿的技术手段,保存最传统和原生的音乐资料,尽可能追求极致的专业和每一处细节上的考究,来完成一件宏大而规模化的事情,并令它具备一个国际性的视野和传播效力。
制作人、音乐总监叶云川,是享誉国际的著名音乐品牌瑞鸣音乐创始人,所制作的音乐曾获得国内外160余个奖项。录音指导李大康老师,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、国家一级录音师、中国录音师协会理事。除李大康老师外,参与录制的录音师近二十人,包括鹿楠楠、曹勐、杨震、张正地、陶煦等录音师。为更好地传播民族文化,除完成了1036首乐曲录制外,项目全程以4k的精度三机位录制而成视频素材总时长约17000分钟,拍摄图片万余张,充分展现各民族音乐人个性特征、乐器的历史沧桑变化以及创作过程自由交流表达、传统敬业的精神,并将制作成1000条与乐曲、歌曲对应的音乐视频,以及符合民族气质的高品质数字音乐、唱片及书籍,传播到世界。

以国际级制作水准,记录最传统的声音中国

传统需要传承,文化需要发扬,民族的需要走向世界,传播就是民族音乐最好的保护方式。瑞鸣音乐将本次录制作品以高品质数字化制作、保存及国际化推广,建立起系统而立体的、兼具宏观与细微的中国音乐地图系列,以向世界提供认识、感受中国音乐独特魅力的索引指南,也为民族留存一份满载着记忆和故事的珍贵语本,提供了解并理解传统中国的音乐系统资料,为后世留下可供无限浏览的民族深刻记录。


拂去历史的尘埃,聆听中原的物换星移

——听见河南

黄河自西奔涌而来,切开险峻的太行山,喷薄而出,冲出一片平坦的膏腴之地;嵩山、崤山、熊耳山、伏牛山等秦岭余脉温情脉脉地合抱着伊洛盆地,并将百水汇注之;南阳盆地则静静地躺在大别山和伏牛山的怀抱之中,几千年来,这一半高山、一半平原的中原大地上,不仅有巍峨迤逦的景色,造物者更以其无尽藏的大手笔,造出了一段段震撼人心的历史奇迹。
夏、商、周、汉、魏、晋、隋、唐、宋,众多朝代都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:甲骨文里刻写着祖先所知的世界,青铜器把“中国”的名字深藏于心,洛阳在兴废交错间演绎出十三个王朝的传奇,开封的地下城摞城……河南,她经历过刀光剑影、群雄逐鹿,也见证了繁华盛世、百姓安康;她接纳黄河给予的丰足、也承受着河水的无情肆虐;她创造了华夏文明的高光,也跌落得如此深重而漫长。她是包容一切的老家。
当岁月像黄河一样不舍昼夜奔流远去,大地不再是当年的模样,老家的面貌依稀有些模糊,曾经的风土人情也让人感觉陌生起来。好在,我们还有这些不同种类、不同形式、不同内容的音乐。

以音乐作桨 泛黄河 赏千年风景
以旋律为舟 回故乡 听儿时记忆

有人说“一部河南史,半部中国史”,而河南音乐的内涵或许要更加丰富。靖康之变后,中国历代都城再也没能回到河南,而河南音乐仍然不断延续、更新。古老的说唱随中原大地的浮沉、人们的迁徙辗转相承,譬如南阳盆地里保留着源自于古都开封的大调曲子;典雅的古调被一代代文人艺人加工完善,影响着今天的音乐,譬如著名的河南筝派不少经典曲目源于板头曲;发源于中原的豫剧至今已享誉世界,千年的物换星移在多彩的表演中依稀可寻,曾经的悲欢离合在不同的唱腔里留有余韵。
听河南音乐,不会觉得疏离,反而倍感亲切,就像回到老家,与亲朋好友间的一番闲话家常,一起说说记忆里的山川风景、逸闻轶事,聊聊师长宗亲,也一起感叹曾经的、现在的苦与乐。
河南音乐里,不仅有山川河流之自然风景,更保留了那些闪烁着熠熠光辉的历史;不仅讲述了帝王将相的故事、才子佳人的传奇,更记忆了市井的烟火、普通人的苦与乐;不仅包含了河南一地的民风民俗,更传唱着已融入华夏民族血脉的礼仪、责任和智慧。
当那些熟悉的乐器,古筝、琵琶、三弦、板胡、锣鼓、唢呐等独奏或和鸣,那淳朴的方言低吟或高唱,我们就听见了高山巍峨、泉水叮咚,也听见了花开花落、百鸟争鸣;听见了唐宗宋祖的王者风范,也听见了尉迟敬德、岳武穆的大将豪情;听见了张生、崔莺莺的长亭送别、花园凉亭相会,也听见了花木兰、穆桂英的慨然出征、保家卫国;听见了肴山、函谷关之间的金戈铁马,也听见了黄河边的抬花轿;听见了普通人家的吉祥如意,也听了他们最深沉的痛苦和挣扎、冒着烽烟讨生活;听见了孔子和颜回的高尚情操,也听见了琴棋书画中的仁义礼智信……
听河南音乐,听见了华夏文明的源头,以及茫茫时空里华夏儿女的乡愁。“谁谓河广?一苇杭之”, 彼时,思乡的人乘一只苇筏渡河归家;此时,我们以歌声作桨、以旋律为舟,重游黄河、重回故乡!

河南坠子
河南坠子,是一种民间口语叙事说唱曲艺,因起源于河南地区,伴奏乐器以坠胡为主,因而被称为“河南坠子”。它大约在民间流传了百余年,浓缩了近现代中国跌宕起伏的情感和记忆,饱含着普通百姓的血泪悲欢。其唱腔以中州古韵为主,朴实自然又风格多样,有的柔美细腻,有的高亢明亮。唱词以河南方言为基础,通俗易懂,表演形式较为简单,具有浓郁的河南乡土风味和生活气息。

曲目简介:
大明英雄会开篇 Ming Dynasty Heroes Association
民间曲艺 河南坠子 民族:汉族 地区:河南

演唱、简板:郑玉荣
坠胡、脚梆:冯国营

《大明英雄会》,又名《徐延忠搬兵》,徐延忠为报夺妻之恨,杀上金殿手刃国舅爷,皇帝下令诛其九族,全家一百单七口被绑,眼看就要被杀,徐延忠杀出北京到云南、贵州搬兵。急急的脚梆震出紧张的杀伐之气,低沉浑厚的坠胡搅动风云变幻,仿佛看见刀枪剑戟交错,稍不留神就断送性命。自幼双目失明的说书人郑玉荣以高亢激昂、浑厚遒劲的唱腔,唱出波云诡谲的时代变化,以及在这时代里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。

十大劝 Ten Persuades
民间曲艺 河南坠子 民族:汉族 地区:河南

演唱、简板:郑玉荣
坠胡、脚梆:冯国营

孝顺爹娘、孝敬公婆,公婆也要莫偏心,小夫妻要恩敬,姐妹嫂嫂妯娌之间要相和,小青年要多读书,少些火气少结怨,德才需兼备,还要爱劳动多生产多打粮。说书人郑玉荣自幼失明,却有一颗积极开朗的心,在丈夫坠胡演奏者冯国营的伴奏下,唱腔宽厚明亮,唱词清晰,如同对话,通俗易懂。伴着纯朴的音调、轻松明快的节奏,传唱着普通的民间生活和简单朴素的大智慧。

斩洪恩 Kill Hong’en
民间曲艺 河南坠子 民族:汉族 地区:河南

演唱、简板:郑玉荣
坠胡、脚梆:冯国营

闯王李自成堂弟李洪恩,迫害良家闺女,按照军纪,应当斩首。唱段为李自成回忆一家人早年的悲苦生活,想起婶娘的养育之情,不知如何是好。说书人郑玉容自幼失明,其丈夫坠胡演奏者冯国营同为盲人。夫妻携手演绎,坠胡激昂,嗓音悲壮,唱腔时而低沉、时而明亮,唱出了李自成的伤心矛盾。斩,不忍心,斩了如何跟婶娘交待?不斩,军法不严,这几万义军可怎么带?节奏变化,简板掷地有声,唱词字字铿锵,说不尽民间崇拜的英雄豪杰。

贤惠妈妈劝姑娘 Virtuous Mother Persuaded the Daughter
民间曲艺 河南坠子 民族:汉族 地区:河南

演唱、简板:郑玉荣
坠胡、脚梆:冯国营

大红喜字贴在土墙上,映红了闺女的脸,红烛却照见老妈妈在一旁抹着泪,妈妈拉着女儿的手,说些悄悄话。坠胡涩哑,简板低沉,像母亲低声絮絮叨叨,又似乎看见母亲操劳半生的手掌上,长满粗糙的茧子。说书人郑玉容自幼失明,在同为盲人的夫君冯国营慷慨苍凉的坠胡伴奏下,高亢明亮的唱腔中,含着不舍之情,把生活细节一一说来。要勤俭持家,要孝顺公婆,要尊重丈夫,要亲近小姑,还没说完,要扫地、洗碗、洗脸、做饭,细细碎碎的事情,嘱咐了一遍又一遍。点点滴滴,都是传统老母亲深沉的爱,也是民间为人相处朴素的大智慧。

河南坠子大起板 Henan Zhuizi Da Qi Ban
民间乐曲 河南坠子 民族:汉族 地区:河南

坠胡、木鱼:冯国营

一首热烈的河南板头曲《大起版》,从坠胡哑涩的音色中流出,染上了悲凉的底色,如黄河泛滥后百姓重建家园的呐喊。在沉重的苦难里呻吟过、哭泣过,人们依然心怀希望,充满豪情。滑音诙谐还带着几分笨拙,似乎是乡土里那四肢并不和谐地手舞足蹈。盲人演奏者冯国营以坠胡和木鱼相配,一板一眼,饶有趣味。节奏越来越快,似乎人们终于等到了丰收,热火朝天地把玉米串起来,挂在门头上。他们粗糙的脸上,泛着真挚灿烂的笑容,足以驱散无尽的黑暗。


录制成员:

制作人/音乐总监:叶云川
录音指导:李大康
音乐统筹:连晓东
录音:曹勐
混音:鹿楠楠
录制统筹:蓝宁飞
录音助理:韩宽
录音剪辑:谭淞
摄影:YC
录音地点:河南郑州
录音时间:2019.09.26-2019.09.28

制作成员:

出品人:丁磊 叶云川
中文文案:李程
英文文案:朱怡雯
文案统筹:魏娉婷
字体提供:仓耳字库
出品:瑞鸣音乐
鸣谢:国家艺术基金

更多>